漫談免疫力
 

近日春雨綿綿,氣候陰晴不定,適逢季節交換之際,總是讓抵抗力較弱的人噴

嚏連連。要有效改善過敏情況,就必須先由調整體質,增強免疫力做起。對於

要如何增強免疫力,以下對各方的觀點與療法作一簡述。
 

西醫的觀點          〈參考中西醫觀點文獻〉

免疫力為人體的防衛機制,其大致可分為兩大類,如屬於非特異性免疫系統

的白血球,對於非體內原有的細菌會不分種類加以吞噬破壞;而針對細小的

病毒,則是由屬於特異性免疫系統的淋巴球負責製造抗體抵擋,但因其只能

對曾遇過的病毒製造抗體加以防衛,故有著得過一種感冒就會對其病毒免疫

的說法。對於影響免疫力的強弱,大致分類為基因、營養、環境等因素。

 

西醫的治療

在療法方面,基礎保健方面是以維生素的攝取上為主軸,例如攝取維生素C可

構成膠原蛋白,增強皮膚、呼吸道黏膜的堅固性,使其增強對病毒的抵抗能力。

但如果病毒已進入人體繁殖,通常則以外力抑制或是撲滅的方式治療,例如對

於過敏,最常聽到的是施以類固醇治療,類固醇的效用為消炎、抑制、使血管

收縮及改變結構使病毒無法生存。但使用過量將導致人體基本免疫系統破壞,

致使每次治療藥量均須提高藥量才能見效。

中醫的觀點

中醫認為人體分為氣、血、陰、陽四大要素,這四大要素與人的作息、環境息

息相關。所以當人氣虛體弱時,自然就容易被病邪入侵。

中醫的治療

中醫講求以藥材的屬性來改變體質,常見的有方劑內服療法以及經穴外用療法。

方劑療法分為補氣、補血、補陰、補陽四大類型,針對不同體質施以對應藥帖

治療,常見的有六味地黃丸、四君子湯等方劑。經穴療法則是以穴道按摩或是

貼劑治療,其中最常見者為三伏帖,三伏帖需配合節氣施用,當人體於午時皮

膚開洩之時,陽性藥帖進行穴位敷貼,以增強藥效。但穴位敷貼治療使用上,

每次需時一至六小時,且皮膚會出現癢及燒灼的現象。而使用藥材也含有利尿

劑,故可能會有頻尿現象。另外對於孕婦、心肺功能不足及皮膚容易過敏的病

患則不建議使用。

經絡的觀點

人體分秒都受到各種有害物質的侵襲,當有害物質入侵時身體的免疫機制即

會啟動與之對抗。但對於生理上的各器官、系統只要出現一部分失常,免疫

機制也會受到影響。對於如何提升免疫力,以經絡的角度來看即是使免疫細

胞能夠正常增生與運作。免疫細胞存在與人體的血液、淋巴液中,而血管及

淋巴管遍佈全身,所以我們只要能保持血管的通路順暢,血液即能規律的循

環,血液、淋巴液之中的免疫細胞自然便可發揮正常的機理。

太極經絡的處理方式


全身的微血管遍佈全身,體表的微血管又是血管的末端,所以當末端一活絡,

血液循環自能順行,而腳部血管又是離心臟最遠的部位,故當腳部微血管活

絡了,循環自然就會正常運作。

 


所以最根本的做法,還是以人類本身具有之自癒能力來著手。任何藥物都無

法取代自我免疫系統,預防疾病或是治療及疾病都必須從活化免疫力著手。

人體本身即為最有效的靈丹妙藥,故協助身心的保護與修護,才是最正確、

最適宜的治療方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ggie1314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