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重要課題:預防中暑 ! 

中暑是酷熱的夏季容易發生的問題。中暑的高危險群,包括時常需要外出跑

業務的業務員或是運動員等、小孩和老人都是容易發生的對象。徵兆為頭昏、

口乾舌燥、心悸、想吐,若體溫持續維持在四十度以上,則會有生命危險。

一般解決方式為盡快至陰涼處補充含鹽水分,並盡量讓衣物寬鬆使體內溫度

能散去。另外需注意的是,並非只有曬太陽會引起中暑,長期處於冷氣室內

也是有可能因為流汗太少、缺少水分而引起中暑,常發生於平時流汗較少及

體質較虛弱的人身上。

 

西醫的觀點         (參考中西醫觀點文獻)

中暑主要是暴露在過熱環境中,體溫調節失常造成,臨床症狀會有體溫高於

 四十點六度、皮膚乾燥、無汗、口渴、噁心、頭痛、譫妄、肌痙攣、甚至昏

迷等。中暑剛發生時叫作熱衰竭,會出現噁心、疲倦、頭暈、頭痛,同時有

輕微的體溫上升,這時體內的水和鈉會喪失。熱衰竭更嚴重時則變成中暑,

包括體溫明顯的升高,和中樞神經系統發生問題。

 

西醫的治療

要防止中暑的發生,除了在熱浪來襲時減少戶外運動,也要注意在通風良好

的地方工作。此外若出現噁心、疲倦、頭昏等症狀時,要立即將患者移至陰

涼的環境,並補充適當的水分及鹽份,通常在20至30分鐘內,症狀會改善。

如果症狀沒改善,或是病人有步履不穩、意識不清、痙攣的情形,則要積極

的處理,因為這時已到了中暑的階段。除了繼續初步處理外,還要將病人送

到醫院,這時可用15℃ 的水噴灑在病人身上,同時用電扇吹,也可用胃管灌

冰水。此外要觀察電解質的變化、肝功能,是否有肌肉溶解、凝血異常、心

律不整的現象,而積極加以處理。

 

中醫的觀點

中醫視中暑為體內火氣無法排放所引起。整天待在冷氣房也會中暑,稱為

暑,主要原因就是流汗太少,體溫調節能力出問題加上水分不足才會這樣、

還有一些體質比較虛的就是在室內,也就是說室內,一方面體質比較虛,還

有一些人他根本出汗有問題,從來不出汗的人也比較會陰暑。吹冷氣中暑除

了穴道按摩外,中醫師建議可以喝點消暑益氣湯…等,不過陰暑由於會引起

腸胃不適,中醫師提醒不適合吃消暑的瓜類,以免中暑情況更加嚴重。

 

中醫的治療

除了避開高溫炎熱的環境外,利用中藥材或日常瓜果等,也都是很好的方法,

提供幾帖常用處方供參考如清暑益氣湯之外,水果中的西瓜,正是炎夏一個

很好的消暑瓜果,有「天生白虎湯」之稱,有清熱解暑、解煩渴、利尿、解

酒毒等功效,可用來治一切熱症、暑熱煩渴、小便不利、咽喉疼痛、口腔發

炎等症狀,堪稱是夏季瓜果之王。

 

經絡的觀點

中暑是因為控制人體體溫的中樞-下視丘,無法正常運作排汗降溫,使得體表

靜脈高壓所致。人體皮膚下面分佈著許多肌肉、微細血管、神經,其組成及

運行都有一定的方向,運用經絡手法讓肩頸放鬆以紓解中暑症狀,主要在袪

除堆積在體表的濁氣、毒素,啟動末梢神經,達到排汗、調節體溫的作用。

 

太極經絡的處理方式

老祖宗運用刮痧的方式,運用柔軟的薑片沾米酒在斜方肌輕刮,來啟動末梢

神經,使體表末梢恢復功能,達到解暑效果。但現今處理中暑的方式,現代

的刮痧結合了推拿、針灸、拔罐、放血等療法變化而來,運用硬物如牛角或

硬幣,配合潤滑劑,在身體特定部位反覆進行刮、擠、揪、捏等物理刺激,

其手法不外反覆來回刮,上下反覆刮,造成肌纖維硬化,末梢神經、血管損

傷,並認為愈痛、愈黑才愈有效。任何治療身體的方法,都應以不傷害神經

細胞和肌纖維細胞為主要考量,特別是神經細胞悠關老年的健康生活品質,

選擇太極經絡按摩手技,搭配含山藥和銀杏ㄉ乳霜, 能使毛孔通透後, 讓交

感神經恢復正常排汗機制,有效解除中暑的效果又沒有任何副作用及後遺症,  

 就能使身體功能迅速恢復正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ggie1314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